吃汤进补

撰文:Leonard Kong
摄影:Leonard Kong / MeiLingLoh

【Leonard Kong简介】
一个不愿被困在框框内生活的大男孩,16岁考试参与媒体写作及拍照。一般上班族却不满现状因而周旋于写和拍之间,也曾参与各项摄影比赛且获得国际佳作殊荣。

吃饭喝汤,是一件很平常的食事,几乎天天都会做,尤其华人家庭饭桌上的汤,肯定是少不了。我所指的汤,不是一般西方的蘑菇汤或南瓜汤之类的开胃前菜,而是炖汤。华人所以会喝汤,是因为有些食材无法从爆炒炸焗煎中获取养分;最好的例子就是中草药材,只有经过水煮才能萃取出其中的精华,分解出细份子让人体吸收。只要仔细观察,最简单的中华料理汤水里头,肯定会加入基本的红枣、黑枣或肉桂等提升甜味,再加上枸杞子有明目的功效,多吃也无妨。其他一些常见药材,比如花旗参、北芪、党参,能够补气,杜仲能補腰,当归能补血。说到这里,相信大家都开始对中华传统草药感到陌生,先别提中药的类别和功效的认识程度,就连到传统中药店买一份清补凉方便包回家烧水煮汤都会觉得麻烦,何来谈及进补这回事?

《永济堂》—为你煮汤的中药店

无可否认在这个快速的新时代,到西药店购买成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概念,根本没有人会重视中药调理的慢速疗效。踏进拥有92年历史位于槟城四坎店的传统中药店《永济堂》,让我了解传统行业慢慢转型以配合现今市场的需求,抛掉一贯中药店守株待兔的营运模式而主动走入市场那极速的川流。年仅25岁的《永济堂》第4代接班人胡集量想出了新点子,将老旧的传统药材店重新定位,推出为客人煮药材汤并送上门,成为槟城首家提供宅配服务的中药店。「当初曾祖父从中国南来到马来西亚怡保当矿工,后来搬迁到槟城并在一家中药店里当药工帮忙切药装罐。从那时开始,曾祖父认识了中药,过后就自己另起炉灶开设了中药店。」

今天的《永济堂》中药店的店址不变,依然在同一个地方,但是上门的顾客明显减少。很多人都认为,身体没事干嘛要去药店?尤其当马来西亚消费税实行后,越来越多的传统中药店干脆结束营业,反而越来越多的西药连锁店不断崛起,难道大家都觉得吃维生素辅助药丸来的方便省时?连锁西药行无处不在,平日购物时也可以在广场里看得到。有鉴于此,胡集量从新出发,以「你不过来,那我就走过去」的营业方式,不再以传统兜售药材的方式,或单凭口耳相传的途径告诉人家中药的好处,而是通过先进的市场策略,针对年轻人顾客群,把炖煮好的纯药材汤送到府上。很多人都知道中药的温和效力,可对身体带来很大的调理作用,却不懂得如何煲煮药材汤。「很多人不明白,熬煮药材汤很耗时间,三碗水要煮成八分,所谓的八分,就是一碗80%满的分量,比一碗还要少。我们愿意为顾客炖药材汤,省去不必要的麻烦。」

20171019_101601

店家煮的八珍汤,不止8种珍贵的党參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地黄、当归、白芍和川芎,还加入黑枣和红枣调味,口感偏甜去除了中药的苦涩。「在推出八珍汤的时候,有考虑到现在市场口味,我们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其中的炖煮食谱,这个药汤以女性顾客为主,一般人都怕苦,所以我们加入黑枣和红枣调味,还有鸡蛋补充蛋白质。」八珍汤适合女性经期后3天饮用,可以补气补血,连续喝两三次,等到下一次经期到来时就无需煎熬,手脚也不会感觉冰冷。「随后我们再推出乌芪汤,适合各年龄及性别,主要对付肠胃虚弱也有养肾的功效,北芪可以补气补脾补肺,黑豆补肾,当归润申通便。北芪,很少人会注意到,它其实是很好的药材,对于肺气虚和常运动消耗体力的人士有很好的功效。味道也不苦,加上杞子、红枣、黑豆,就称乌芪汤。」

自2016年4月开始提供药材汤宅配服务,《永济堂》起初并没有受太多人注意,毕竟多数人认为,身体没事无需喝补汤。后来订单慢慢地越来越多,而且以女性顾客居多,还有顾客连续预定好几个月补汤,甚至有人开始拿配套等。八珍汤是女生的恩物,也有不少男生来电预购,再由胡集量代劳亲自送到女生的手中,好比送花来的更实际。胡集量指出,目前订单以白领女顾客较多,有些还会自行搭配饭和面一起吃。由于药材汤没有下肉,没有油,也没有味精,吃了也不会感觉口干或油腻,素食者也一样可以食用。目前由于人手问题,下手煮汤的只有胡集量和父亲两人,顾客想要喝汤的话请在一天前通知,药材汤没有防腐剂,必须在送上门后的3天内用完。

《明香肉骨茶》—远近驰名的茶香肉骨

另外以中药材炖煮的莫过于大马远近驰名的肉骨茶。吃过肉骨茶的人都知道,此茶非彼茶,而是肉骨与药材一同熬煮的汤食。称之为「茶」,是因为创始人的名字有「地」字,当地街坊以福建人居多,大家称他卖的肉骨药材汤为「肉骨地」,福建发音就演变成「肉骨茶」。肉骨茶发源于马来西亚巴生,至今历史也只不过60年而已。在1980年代的巴生,几乎被肉骨茶淹没,当红的肉骨茶摊档无处不在,生意竞争也到达顶峰状态。当时在巴生也是经营肉骨茶的郑福隆,经朋友拉拢之下在1982年来到槟城创业,那时的槟城也有肉骨茶的芳踪,但不是巴生流行的纯真口味,而槟城人并不懂得欣赏源自于巴生的肉骨茶。

「当时的槟城人比较喜欢药材份量多的汤头,而巴生的肉骨茶则是注重在肉骨和肉质上。」郑福隆道出当年在槟城创业的心酸。肉骨多汤头自然鲜甜,药材多就会比较苦涩。槟城人是认为药材汤应该要有过量的药材,才算落足材料吗?还是喜欢吃「苦涩」的汤?药材多成本自然昂贵,肉骨的汤头也是限量,要保持巴生的那种原味肉骨茶,并不能够在槟城实现,郑福隆最终结束了6个月在槟城的肉骨茶生意。经过2年研究再探索槟城人的口味,2年后再一次出发并选择在亚依淡落脚,重新挂上《明香肉骨茶》的招牌。

老实说,我个人觉得大多数在槟城卖的肉骨茶,药材与猪肉的份量对比都不均匀,全是为了满足食客的要求不停加汤而导致汤头质感变差。有些则着重于药材味,汤底却少了那份肉汁的绵绸感,有些简直在卖猪肉汤,不停地在大锅里加水,少了那份肉骨茶的味道。反而今天的《明香肉骨茶》可以说是混合了巴生和槟城的口味,药材味浓郁,汤头肉质鲜甜,是我在槟城吃过最有味道的肉骨茶之一。药材都是郑老板的妻子和女儿亲自到药店拾,自己调配肉骨茶的药材份量,不像其他一些经营肉骨茶的业者,向供应商买方便药材汤包。近这十年的巴生肉骨茶,也演变出另一种口味的「干肉骨茶」,郑老板为了跟上时代味蕾的步伐,也推出自家干肉骨茶,给食客多一种选择。

《明香》位于槟城亚依淡大路,靠近升旗山及极乐寺等旅游景点;近几年得益于自由行的外国游客登门,其中以香港和日本游客居多,在吃了店家的肉骨茶后回国向朋友大力推荐,使明香登上国外媒体及美食部落格并深获好评,加上现今电子招车普及化,外国老饕只需拎着朋友介绍或网络资料,就很顺利地来到亚依淡的店址。虽然有了卫星定位指示,但也有一些食客无法顺利找上门,皆因食店位置在大路的里边,右方是兴都庙,门前被大树遮挡,招牌不容易被看见。有鉴于此,郑福隆想出妙计,在大路旁树下设置灯箱看板,试图告诉前来觅食的食客,《明香肉骨茶》就在大树后面,而再一次闯出了难关。

在我整理这篇文稿时,赫然发现上述2位从事与药材相关的业者都有着几项共同点,即同样从事家族生意,一家人齐心支持解除重重难关,互相扶持一路走过来。遇到了瓶颈时没有低头放弃,反而想办法去解决,所谓路「是人走出来的」,选择其他路总比站在十字路口等待机会来的更实际。

暂无任何留言

发表评论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